15

脾动脉栓塞术被认为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研究发现治疗及脾切除术均可提高患者术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提示脾动脉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治疗有效,研究还发现,与脾切除术相比,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更小,推测其可能的机制为脾动脉栓塞术本身可保留脾脏的部分功能,术后残余的脾脏仍可发挥吞噬血细胞的功能,从而使术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缓慢升高,有效减低各指标急骤升高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脾动脉栓塞术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较脾切除术更短,可能与脾动脉栓塞术为微创治疗、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有关,局部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可显著节约时间,微创治疗较外科手术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研究还发现,脾动脉栓塞术术中出血量较脾切除术更少,分析原因为脾动脉栓塞术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术中大出血,而脾切除术中出血却十分常见。脾脏有两大主要功能,即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成年人脾脏造血功能基本消失,而仅保留免疫功能。脾切除术后,将明显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抵御感染的能力。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可保留脾脏,机体的免疫功能依然存在,更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此外,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因其无法耐受脾切除术,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应作为首选。

&;/br&g;

&;/br&g;

一秒记住域名m.3qdu.com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