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礼堂上完一堂课,陈曦很有耐心的解答着同学们的疑问。远远的还看到了严柏,正呲着口小白牙冲她乐。也不知道这臭小子是怎么混进来的,不好好的学他的考古,紧跟着他师傅师伯的脚步……
刚好有些心情不爽的陈曦决定要打小报告,反正陈曦也有严柏师伯鲁教授的电话。
严柏的危机意识很强,被陈曦睨了一眼后,缩了缩脖子,没一会儿就猫着腰往洗手间的方向跑了。陈曦也不知道这臭小子是真去厕所,还是尿遁了。
现场答疑也算是听课的一部分,但会视陈曦准备的讲课内容多少而定,一般会在二十到三十分钟之间。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学生也可以写在纸上统一交给陈曦的助教。
院里给陈曦配了两个助教,都是研院那边的学生,年纪也比陈曦大,可对陈曦却非常尊重。统一收上来的问题纸条,研院那边会组织学生先解答一遍,也是对他们掌握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只是其中一些问题可能是高年级或是其他院校研究生提出的,他们回答的就不见得那么准确,这时候就需要向导师求助了。
这些被解答后的疑问纸条会由几位院里的老教授们审核一遍,挑拣出那些过于简单、重复的问题。
之后陈曦会把由研院学生、外加导师们帮助解答后的疑问再批阅一遍,看看有无错漏之处。这也是在减少她的工作量,如果有错的就更正说明、遗漏的则补充完整。
所以课后的这种纸条问题,不仅能解答广大听课学生的疑问,也能让陈曦以及研院那边的导师更清楚学生们和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由陈曦经手的问题和答案,研院那边会收回,先由他们过一遍,看看自己的解答和小陈老师那边有没有出入。把错误的地方仔细看看,如果很容易理解,就牢记下来以后不再犯如果觉得还有什么不懂的,就会找自己的导师或是小陈老师寻求讲解。
通常情况下陈曦给出的解答都非常清晰明了,所以研院学生们很少会再去请教提问过的内容。
最后再由系里的老师统一排版印刷成问题集册,根据各大高校的预定数量发给各个高校。
当然,这些问题集册是要花钱买的,只是价格不高,就是刨去成本之外,给出力的这些人谋点儿小薪水,也不算让大家白忙一场。
几位参与的老教授不可能要这笔钱,便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都捐给了院里做福利资金。研院那边和一些帮忙的大四学生,陈曦就做主让他们拿着了。
不少学生家里都不宽裕,陈曦也是想他们多个收入。至于上面答应给陈曦的授课酬劳,陈曦则转给了华清这边,用作贫困学生的助学金。
等完成排版之后,研院那边会按照纸条上留下的学校、院系等信息,将纸条和解答的内容分区张贴在礼堂外的学生疑问解答区里。
直到下一批纸条被贴出来,这些纸条才会被提问的学生按留的姓名一一认领走。也就是说,基本上这些纸条会在学生疑问公告区中贴上一个月左右。
学生们有时间就可以来学生疑问解答区看这些疑问和解答的内容,也可以在学校、院系的图书馆、资料室里看到问题集册,或者条件略微好些的可以自己出钱购买。
相对于学生们的疑问,教师那边的疑问要少的多,也谨慎的多。同样大小的两处解答区域,往往学生那边贴的满满登登、挨挨挤挤而教师疑问解答区基本上能贴一半儿就不错了。
这还是因为教师那边的疑问解答起来,内容通常不算太短的缘故,不然一次课后稀稀拉拉偶尔还呈个位数的问题纸条,别说半面区域,估计连十分之一都用不上。
好在陈曦也发话了,如果学生解答区里贴不下了,可以从教师解答区那边从后往前贴。很好区分,也不用一边空着,一边贴的太密盖着问题或答案。
教师这边课后疑问少,陈曦能理解大家的顾虑。毕竟问题是要被贴出去展示的,还标注了任职院校、姓名,若是自己提出的疑问让大家觉得简单,是比较容易解答出来的,那就显得自己太没水平了。
可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是让大家觉得简单,自己却有疑问的,就得多听几堂课看看,再品品大家都问了什么再决定了。
不过理解归理解,陈曦却不想大家这么大眼瞪小眼的观望下去,也不想将来自己累死累活。
她知道各大高校的教师每月也有那么一到两次院内或者系内的学习,并不是强制所有人都非得参加,就拿她来说参与的次数屈指可数,不过到底也参加过三五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