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潘金莲在员外王招宣府上做丫鬟时,不过才十余岁,年深日久,她回忆起当年府上的那位老妇人所述之传说,委实艰难。

脑海里那早已落满了灰尘的陈年记忆,就这样被她一丝一缕地重新拾起。

她回忆之时,武松定睛瞧着她,武松心中盘旋起疑问来。

金莲又如何会知道宫内之事?

武松本来不知道什么《伽蓝经》,只是看这经书之名似乎很容易能够与佛经联系在一起。

其实在佛家诸多典籍里,这部《伽蓝经》堪堪可称作是名不见经传。

若非诚心实意一心向佛之人,恐怕此生都难以染指这部经书。

良久,潘金莲缓缓睁开眼来,说道:“犹记得当年奴家十三岁,王员外府上有一位曾经在宫中当差的宫女,那老妇人年岁实在太大,细想之下,倘若她活到现在至少也该是年近九十岁了。”

武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又问道:“这位老宫女讲述的传说,你可想起来了吗?”

潘金莲莞尔一笑,道:“方才奴家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总算想了起来!官人你坐好,现在奴家便将这宝藏传说讲给你听。”

武松聚精凝神,认认真真听着潘金莲讲述。

相传,当年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一举取代了后周政权,建立大宋。

后周皇室乃是对太祖皇帝赵匡胤有一番知遇之恩的柴荣后人,太祖皇帝赵匡胤表面上宽待柴荣后人,可实际上,他屡次三番对柴荣子孙暗中针对。

后周政权虽被他取代,但柴氏皇族多年统治中原及江南一带,累积下一大笔财富。

其时,太祖皇帝以杂事太多分身乏术之名,与柴室皇族的遗老遗少们商谈将这笔惊天财产在暗中藏匿起来。

此一事乃是至关机密,柴室皇族的财产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藏匿起来,究竟又是藏匿在哪里,旁人无从得知。

由于那时大宋江山尚未稳固,所以柴室皇族的这笔宝藏便不经意间走漏了风声。

一时间,宫内盛传,说柴室皇族的宝藏被藏在一部《伽蓝经》之佛经里。

宫内之人心中都明镜似的,太祖皇帝为顾及体面,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表现出一副打从内心呵护照料柴荣子孙的样子,分出心神帮忙管控这笔财产。

待得日后江山一统,太祖皇帝再也无所忌惮之时,这笔财产恐怕也就不姓柴了,而是顺理成章的姓了赵。

之后,烛影斧声之谜事发,太祖皇帝赵匡胤于万分吊诡之中驾崩归天。

太宗皇帝赵光义在因缘际会之下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这部藏有宝藏的《伽蓝经》一事,便就不了了之。

遥想当初烛影斧声之谜刚发生的那一阵子,宫中上上下下人人都觊觎那部《伽蓝经》。

挖空心思想要找到它,将它据为己有。

可是《伽蓝经》的下落究竟在何方,鲜有几人得知。

得知者,太祖皇帝赵匡胤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