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鸦片走私,维恩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现在的大英,照样鸦片横行。相比之下,因为朝廷有法律禁止,地方上只有一些走私活动的大周,情况比大英要好的多。

“这个,我国并无禁止鸦片贸易的相关法律,我会向国内转达您的意思。”维恩也只能如此回答,心里默默的问候沙逊家族的女性,抱怨该死的沙逊家族给自己找麻烦。“希望如此!我是希望两国友好能长期维持下去的。”贾琏也算克制,没有进一步的追究。

维恩则反问了一句:“据查明,贵国军队攻占了安南部分领土,并纳入贵国的管辖范围。如今我国的东印度公司正在印度开拓,我希望双方达成一些共识,不要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对于此事,贾琏眼珠子飞快的转了转,立刻换了一副更严厉的嘴脸:“东南亚诸多小国家,几百年前就是我国的藩属国。接受我国的保护。只因为过去两百年,国内因为战乱,导致无暇顾及。如今皇帝陛下要重竖我国在东南亚的威望,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这些欧洲小偷,都将被赶出去。毕竟两百多年前,我国就在东南亚设过两个宣慰司,这是正经的官方机构。如果英国人不想与我国产生摩擦,最好不要越过马六甲海峡。”

陪同的丘吉尔听了这番话之后,表情变得很严肃,大英帝国重视印度,如果激怒了周帝国,一旦对方开战,专注于欧陆的大英,将没有太多力量投放到亚洲。毕竟这可是一个人口两亿,幅员辽阔的大国。

维恩也同时变得严肃了起来,很认真的表示:“您的态度,我会转告东印度公司方面,我建议就此事签署相关的协议,避免冲突。”

昂撒人是最现实的,一旦发现打不过你,态度转变的会非常的丝滑。一旦发现你打不过他,那等着蹬鼻子上脸吧。

昂撒人是最不讲理的,但凡能讲一点道理,那也是逼不得已。斯言诚哉!

现在的大周海军还是幼苗状态,贾琏却依旧以强硬的态度表示:“这个主意不错,两国可以展开广泛的合作,保持通话,避免误判。”

达成共识后,维恩和丘吉尔离开了,回到住所,没人的时候维恩开骂:“该死的西班牙,该死的荷兰人,该死的沙逊家族。”

丘吉尔则冷笑道:“维恩先生应该庆幸,周帝国的皇帝和大臣能分清楚谁是谁,否则以周帝国的体量,将东印度公司从印度驱逐出去,也不是做不到。现在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在印度给我们捣乱,如果周帝国也加入进来,那才是灭顶之灾。”

“还有那个沙逊,可以的话,希望周帝国抓住并吊死他!”维恩的态度并不奇怪,现阶段的欧洲都在排鱿,唯独英国还算好点,好的也有限。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按照约定,两国公使可以钱在京城买房子,作为使馆。这种现代的模式,对于维恩和梅尼克而言,都是比较新奇的。他们尽管互相看不顺眼,却不妨碍他们一致认为,这才是文明国家该有的风范。

两人都带足了经费,买房子的时候,自然都要挨一刀的。他们一度主张自己买地盖房子,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很强大,破坏了京城建筑的整体风格,影响市容市貌。

中法,中英,都就东南亚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一份协议,东南亚视作周帝国的势力范围。至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管他们去死!那是周帝国与他们之间的事情了。英法两国都认为,原则上周帝国还是愿意尊重契约的,毕竟葡萄牙人当初骗到的澳门,现在还被允许住在那里。

只能说,因为拿破仑还没横空出世,大英帝国也没到如日中天之时,现阶段欧洲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还是东方的周帝国。

只不过因为是个大陆国家,海上力量投入的不足。但是就现阶段的发展看,周帝国已经开始重视大海,这真不是个好消息。

现阶段的欧洲,对于东方是带着滤镜的,很多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国。

人嘛,都差不多,看身边的人和事情各种不顺眼,偏偏觉得,一个遥不可及的国度,会是个好地方。

现阶段会这样,都因为贸易顺差,以及最顶级的奢侈品,都来自东方。

维恩是亲自出席了女王陛下举行的宴会,上面展示了亨利带回去的各种国礼,女王陛下称这些回礼为王室最珍贵的收藏。

并称亨利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力的回击了来自海峡对岸某个不友好国家的高调宣传。

不就是你的人先去了一步么?现在你有的,我也有了。

就是这个心态。

实际上到乾隆年间,欧洲国家对于东方大国还是舔狗心态,马戛尔尼到访时,带上了英国人所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只能说,神秘也有神秘的好处。

大周不是大清,没搞闭关锁国那套,可以说是天佑中华。

其实明朝对于欧洲人就很宽容,甚至允许传教和建教堂。

相比之下,本朝太祖则严令,禁止欧洲传教士传教,更禁止建教堂。其他方面,倒是不禁止,也不禁止官方交流。

至于俄罗斯,因为被打了一顿,东扩的步伐停止,转向往西发展,正在争夺黑海的出海口。

所以说,贾琏提出的势力范围,仅仅是限于东南亚,对于英国人而言,还是赚大了。

贾琏不知道这份协议的弊端么?当然也是知道的,关键你就这些海军实力,别说打英国,如何赶走西班牙和荷兰,还需要时间。

丘吉尔在京城呆了几天后返回了天津,提出要到船厂看一看,遭到了拒绝,又提出去炮台看看,这次被允许了。

贾琏同意他看炮台的原因很简单,炮台这种死的防御机构,随便看好了。就算看了,他也不会生出一丝想法的,这个时代的战舰打炮台,简直就是自杀。更不要说,炮台贾琏特意让人翻新过,用上了水泥。

所以,走在炮台上的丘吉尔,看到的炮台,简直令他绝望,尤其是八千斤大炮,伸手摸了摸炮膛,光滑度让他震惊。

这说明,大周的工艺水平,并不比欧洲差,甚至要高出一些。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