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中门之后,刘弈走向了大殿的内室。
也不知道其内是不是菩提祖师歇脚的地方。
仅仅是刚刚走进,刘弈有敏锐的察觉出来了这条连接内外室的道路有些问题。
这条道路尽是虚幻,似乎有千千万万人的目光正在凝视,正在质疑。
他人的质疑总是会让自我产生怀疑。
三人成虎,质疑的人多了,道路也就难通了。
“这是考验?是在问心吗?”
刘弈仿佛看到眼前的一条道路变成了上百条,上千条道路,不断的分岔。
他悟着道,从中走了过去,坚定住自己最开始的那一条。
可是这条道路逐渐弯曲,逐渐扭曲,不复一开始的直路。
“仅仅是坚定还不够吗?”
刘弈停下了脚步,略加思索,又开始了自我反省。
仅仅是坚持还不够的话。
一边反省,一边坚持。
“不断反省的同时只要坚定住自我,走的路就不是歧路。”
刘弈脚下成百上千条岔路逐渐重叠,恢复为最开始的那一条道路。
路在脚下,路在心中。
走到尽头之后,刘弈仰头望去。
“还有关?看样子菩提祖师很难见了。”
只见半空之中有三道外观完全一样的柴门。
三道柴门都没有虚掩,是半张开的,好像随时等候着进入。
第一道门里坐着一个迂腐顽固的道士。
第二道门里坐着一个虔诚听命的和尚。
第三道门里坐着一个低头自惭的儒生。
“三种大道?”
“不是法门之难?”
刘弈心中明悟,没有纠结,随手推开了道柴门。
他想起了以前前世所知道的,菩提祖师或许是道门出身,又和佛门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牵扯,但好像又有一些儒家的礼数在。
三道柴门同时出现,外观完全一样,高低之分哪那么容易找出来。
也不知道这是在考教能不能“一视同仁”,还是在考教会不会“融会贯通”。
他走进的第一道柴门里是道士。
台上的道士固执的在自言自语,说着自己的想法,谈天论地,讲着自己的道理。
疯魔痴道一般。
他的道理讲的很自信,很透彻,很具有权威性。
台下的所有道士都屏气凝神的听着。
这些道理晦涩中包含着力量,令刘弈也不由自主的盘腿坐下。
道祖的虚影出现在迂腐道士的身后,令道士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这一刻这个道士就是道祖的化身。
其道理不断的敲击着刘弈的内心。
迂腐道士看着迂腐顽固,实际上所讲出的道理初见时却是无懈可击。
这道理一经讲出,所有听讲的其余道士立刻出声附和,感恩施礼。
道祖循理,身即大道,所说之道即天道之理。
道祖轻轻低头,看见了在场中中唯一一个没有附和的人,其余所有道士也看向了刘弈。
这就是考验了……刘弈沉思着,还是按照自己所想的去解决这个事情。
拳头是一种道理,但道理不只是拳头。
心外无神,心外无理。
见到公认的道理不应该折腰,而是试图去理解他,理解之后再折腰也不迟。
见道祖不礼。
刘弈走进了第二道门。
第二道柴门之中是虔诚的和尚。
他的背后隐隐有佛祖的影子,佛祖手中掌握着因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