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和沈堂主对视一眼,眼中均露出跃跃欲试之色。
说干便干!
钟会举着酒杯找到喝得正酣的舒长盛,跟他商议起合作成立商贸行的事。
舒长盛刚当了爹,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
一听钟会的提议,他虽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但也表示会回去跟镖局兄弟商量一下。
过了几日,舒长盛问宋芫要了灭霸帮的联络方式,亲自去了县城。
半个月后,宋芫便听说威武镖局和灭霸帮达成合作,成立了一个商贸行,叫速骥行。
速骥行除了承接各类货物运输,还利用灭霸帮在县城的人脉和地头蛇优势,打通了多条隐秘的商路。
这些商路避开了那些重兵把守、时常盘剥过往商队的关卡,也巧妙绕过了乱兵频繁出没的危险区域,虽然路途稍显曲折,但胜在安全,能将一些紧俏物资顺利运往各地。
宋芫起初有些诧异,没想到舒长盛的动作如此之快。
不过这确实符合舒长盛的行事风格,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就会雷厉风行地去做。
这几年世道不太平,速骥行的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在乾州站稳了脚跟,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周边几个州府。
康瑞二年这年,风调雨顺,地里收成还算不错,二十亩地的棉花收成后,全部制作成棉衣棉裤送往北疆,到青翼军手上。
但康瑞三年四年发生过几次暴雨洪灾,许多农田被淹,那两年几乎颗粒无收。
加上北疆连年打仗,朝廷不断向下面征收赋税和徭役,许多百姓不堪重负,卖田卖地,甚至卖儿鬻女,只为换得一口饭吃。
魏家。
魏大哥见从魏陶儿那里榨不出银钱,便心生歹意,故意将小四小五几个小的卖给人牙子。
魏陶儿虽离开了魏家,但暗中拜托邻居家帮忙几个小的,邻居也是心善之人,一直留意着魏家的动静。
魏陶儿一收到消息,及时将他们买了下来,要不然真送到外地,连相见都难了。
这几年魏陶儿攒下了一点积蓄,在作坊附近租了房子,安置小四小五,小四也有七岁了,魏陶儿询问过小四的意愿,便送他去学堂念书。
庄子附近的村庄有村民卖地,宋芫就将他们的地买了下来,零零碎碎,几年下来竟然也有一千多亩地了,妥妥的一个地主老爷。
卖了地的村民也没有其他去处,便留下来做了佃农。
这一千亩地主要是种棉花土豆,棉花能够御寒土豆能够裹腹,是目前最适合这片土地且能满足百姓生存需求的作物。
如今张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花生土豆,有多的地,还会种上半亩棉花,种子都是从宋芫领取的。
第一年还只有石头、牛家、全子家等几家愿意尝试种植土豆。
起初,村里其他人都在一旁观望,私下里议论纷纷。觉得这没见过的作物,种下去说不定就是打水漂,白白浪费了力气和土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