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知曹操只重用曹氏、夏侯氏,便先对曹仁言道:

“曹将军,就请你带本部兵先至黎阳,以做一层防线。”

“只可深沟高垒,不可与战。”

曹仁先看一眼曹操,曹操冲他点头,曹仁这才领命。李翊又对于禁说道:

“就请于将军领兵士三千,屯守黄河南岸渡口延津。”

“你便与曹仁将军一同扼守白马津,勿使袁军渡过濮水。”

于禁欣然领命。

最后,李翊走至曹操身前,向他一拱手,才道:

“曹公,我已在黄河南岸,设了两层防线。”

“之后仍会派徐州将士,协助曹军继续守白马。”

“勿请曹公在我徐州大军动身之前,坚守住白马津口!”

言外之意,李翊对曹营内部结构并不了解。

所以只做了黄河南岸的部署,剩下的就交给曹操自己来操作。

但核心战略只有一点,那就是务必要守住白马津口。

曹操也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一眼便看穿了李翊的战术核心思想。

那就是拖延时间!

袁军主力南下,肯定是主攻曹营,因为袁绍所在的大本营冀州直面兖州。

自然主力,是往曹营这边推。

但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是根本挡不住袁军的。

所以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坚持住,等待徐州腾出手来。

徐州方面,主要面对的是青州来兵。

与上次交手袁谭不同。

上一次徐州是防守方,且并未与袁谭全面开战。

现在青州方面已成了一方战区,有着整个袁营的支持。

尽管徐州方面依然有信心,能够打赢青州战事。

但打仗也是需要时间的。

徐州如果不解决掉青州战事,是没办法支援兖州的。

或者说即便能援助少量兵马,也是杯水车薪。

必须主力部队,全部拉至兖州。

然后两家联合,寻找机会,避实就虚,以强击弱,跟袁军打一场大决战。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叮嘱曹操,在徐州军腾出手前,务必要守住白马。

因为只有守住白马,才能守住连结兖、徐的水路。

兖、徐二州之间,有着大量的水系,并且航程全线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像曹操,就可以自鸿沟水入阴沟水,随后进入济水,再入泗水。

一路坐船,直达徐州。

全程都是顺水,并无任何阻力。

虽然中原水网的流速并不快,但是水路的速度仍是陆路速度的数倍。

中间能节省多少粮草,输送多少士兵自不用多说。

并且由于曹刘同盟,所以不论是兖州境内,还是徐州境内,全境都是畅通无阻。

不仅能够及时补充兵员,还能就地解决粮草问题。

“曹军将士一定能够坚守住。”

曹操郑重地向李翊作出承诺,眉宇间却又一川不平。

话锋一转,面色肃穆地对李翊说道:

“然过了明年,待到开春,时局必会十分困难。”

“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李翊亦郑重地向曹操的做出承诺:

“徐州军士一定能在明年开春前结束青州战事。”

“只是……”

微微一顿,李翊还是有些担心曹操抗不了那么久。

历史上的曹操能抗,是因为他拥有四州之地。

现在的曹操,手上就一个完整的兖州。

新打通的关中地区还是一个放血槽,这令李翊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

乃转至刘营面前,目光逡巡一圈,扫遍诸将。

诸将无不昂首挺胸,听候差遣。

最终,李翊目光还是落在了关羽身上。

关羽见李翊向自己走来,拱手见礼:

“大都督!”

“……嗯。”李翊按立长剑,眉头皱起。

“我已命曹营将士,在黄河南岸层层设防,严守白马津口。”

“然袁军势大,曹司空又不能全身心守白马一处隘口。”

“是以仍需我徐州分兵支援,协防白马。”

“我遍观徐州诸将,非云长不能担此大任。”

关羽几乎是刘营第一大将了,李翊下了很大决心,才将关羽派出去协助曹军守卫白马。

这也体现了李翊对白马津口的重视。

关羽见李翊表情肃穆,不似往日那般谈笑自若,丰神飘洒。

便知白马津口极为重要,乃拱手领命:

“羽晓得了,谨遵大都督军令。”

乃令本部将校,先去与曹操见了礼。

曹操已经知道李翊会派人来协守白马津口,他适才还在猜测李翊会派谁来。

而当见着是关羽时,不觉大喜过望。

忍不住上前拍了拍关羽的肩膀,喜道:

“……好啊,好极了。”

“有云长相助,协防白马,料袁军士卒,不能过濮水半步!”

关羽则不苟言笑,一心想着白马战事。

曹操与他搭话,关羽只简单回答,并不多说一言。

然曹操仍对此乐之不疲,继续追问。

不表。

……

至于刘营这边,李翊完全熟知这边的情况。

遂事无巨细,一一分配。

“……主公,不同于兖州战事,坚守待援。”

“我徐州方面须主动出击,以攻换守。”

“最好是火速发兵,速战速决,袁谭轻而无备。”

“如我等打得快,袁谭未必能及时作出反应。”

“只要在冀州、幽州支援过来之前,拿下青州,我徐州本土战事便已告捷。”

刘备一颔首,认同李翊的战略构想。

徐州方面,只要快一天解决青州战事,兖州方面就能少苦撑一天。

“可先令臧霸率泰山兵,即刻自琅琊北上青州,先攻齐郡、北海等地。”

“我自提大军在后,率先压上。”

“期间,就请主公务必协助曹公,守住兖州。”

李翊希望刘备能够坐镇徐州大本营,主要是为了由他亲自来调度青州前线、兖州前线的两处战事。

同时兼顾两边,中间所要调度的资源,已不是李翊一人能够决定的了的了。

他现在只是最高军事统帅,内部资源的调动,并不好越俎代庖。

“……善,备自会留镇后方,请先生务必要抓紧时间。”

刘备再三叮嘱,他也知道徐州绝对不能深陷青州的战争泥潭。

不然,老曹一旦没顶住,到时候袁军直接给他徐州来个包饺子。

徐州本就无险可守,更别说抵挡众数十万的袁军了。

“翊荷蒙重托,愿效死力!”

李翊一字一顿,言辞庄重地说道。

现在战略部署,初步构成,但这也只是前期的战线而已。

前期河南方面就是得靠守,靠消耗时间。

耗什么呢?

耗袁绍内部自己犯错误,然后河南方面就能抓住机会,给予袁军一记重拳。

就袁营内部那群魔乱舞的情况,内部矛盾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就看河南方面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可召其他反袁同盟的诸侯,一并来黄河,共战袁绍。”

李翊又向刘备提出,可以将南方那帮小弟召过来了。

这些附庸势力,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粮,有的人有兵。

但只要能为曹刘分担哪怕一丝一毫的压力,都是值得的。

首先是刘备这边,命丹阳太守袁胤,即刻联合祖郎、费栈等诸位渠帅。

将这段时间征服的山越族,组成丹阳兵发往徐州来,听候调度。

然后命坐镇豫章的太史慈,将豫章的钱粮也发往徐州来。

太史慈已经到了豫章,尝试了度田。

中间虽也遇着不少困难,但最终还是成功推行。

为此,太史慈还专门写了工作报告,发给李翊。

将里面的经验教训一一告知李翊,以方便将来李翊在整个刘营领地,推行度田。

至于汝南方面,吕布自到汝南后,倒也无甚外事。

每天就是跟妻妾们饮酒,然后和将士们出去打猎。

时不时也会将猎到的奇珍异兽,送去给陈地朝廷,献给天子。

偶尔也会进京,面见天子。

现在河南方面,是奉朝廷旨意讨贼。

自然也有权下诏,命吕布也带领他的并州铁骑,来前线作战。

诏书即日发往汝南,至于吕布受不受诏,暂时不知。

至于曹操这边,他首先关心的还是西南角的张绣。

这个杀死自己子侄的枭雄,如同一根尖刺一般,直插在自己腰腹。

结果此前刘备从中解和,劝曹操拉拢张绣到反袁同盟里来。

但据此已过去许久,政治形势的变化,何难保证张绣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

毕竟张绣跟吕布这种起于边关的武夫一样,缺乏政治头脑,也就不会把信义看得太重。

“我欲再使张绣举众归降,只是未知其心意如何?”

曹操找到荀彧,征询他的意见。

荀彧回答道:

“此前刘将军已经从中作保,今张绣远在南阳,若是投靠袁绍,袁绍必难救之急。”

“故料绣必能举众归降,还望明公勿疑。”

曹操乃命人发书送往南阳,劝降张绣,心中默盼他能放弃旧怨,再次投降。

这一次,算曹操格局更大了。

“若欲张绣早降,还需安抚一众人马。”

荀彧在旁侧接着补充说道。

曹操一颔首,扬唇道:

“西凉马腾、韩遂。”

“正是。”荀彧点了点头。

此前说过,张绣的老家在武威。

他的凉州铁骑,战员就是从老家补充的。

如果想加剧张绣的投诚速度,就必须切断关中的联系。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防范袁绍自关中登陆,还能够使张绣失去与老家的联系。

这百分百会动摇张绣的决定。

“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

荀彧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道。

“唯马腾、韩遂最强。”

“彼见中原之争,必备拥众自保。”

“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然比公安定战事。”

此前曹操命钟繇持节督关中军马,令他安抚并招降马腾、韩遂。

此二人虽面上屈服,然到底是无信义之辈,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防备。

诸事既定,曹刘两个阵营各自动身,调兵遣将,准备作战。

至于发出去的诏书,最先送到的,乃是离得最近的汝南。

时吕布正与成廉、魏续等将,于郊外狩猎。

汝南富庶,吕布的志向本就是“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得过且过。

在汝南的这几年里,吕布过得还是相当快活的。

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每日都能与妻妾夜夜笙歌,真是神仙也不换。

“温侯,看我射鹿来!”

成廉弯弓搭箭,一箭射向林中,却被鹿跑了。

吕布笑道:

“公等射法,不足为奇。”

“看吾与尔等射来。”

话落,拈弓搭箭,照着那受惊的鹿便是一箭。

正中鹿头,一箭毙命。

“彩!”

“彩!!”

众将士齐声喝彩。

吕布唇角扬起,自以为傲睨得志。

在这汝南地界,他就是这里的王。

虽然汝南西面儿的李通,是曹操的人,但自己与他也算井水不犯河水。

忽然,一哨骑飞马奔来。

……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