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环境更好,俺们申请调离岗位!
却说这边高览,领军截住逃走的青州百姓。
正撞着李翊、张飞所领的断后军马。
那边张飞已经手抓丈八蛇矛,披挂上阵,见着袁军,催马便杀。
高览乃河北名将,久战沙场,见眼前杀出一路军,倒也从容不迫。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本将不杀无名之辈!”
高览厉声喊话。
猛张飞更不答话,照着高览右腿,便一矛刺去。
高览忙卷起右腿,一斧照张飞脸上劈去。
嘡啷……
两柄武器交错卡住,张飞见这厮也有勇力,知他定是袁军中的大将。
这才问及姓名。
高览应声答话,张飞睁大环眼对视看。
眼前之人,竟然就是目前的青州主帅,抓住了,岂不当得此北征青州的头功?
“呔!环眼贼,既知我名,怎敢犯界!”
高览骂一声,举斧便砍。
张飞招架住,厉声喝:
“俺们奉诏讨贼,汝袁氏侵占俺们汉家城池,怎敢说是自己的地界?”
“强词夺理!”
高览巨斧再砍,张飞怡然不惧,抖擞精神,站挺了斗他。
一场好杀,两军混战。
战得正到好时,忽听得一声号响。
左边田豫,右边陈到,各领一千军士杀出。
袁军与徐州军交战正酣,忽听得两边喊声,不觉惊呼:
“不好,徐州人有埋伏!”
即有报事兵将消息传回给了高览。
高览亦觉惊诧,怪道:
“难不成李翊知我要来此,在这里提前设伏?”
副将管统在旁侧劝谏道:
“将军,眼下黑灯瞎火,将士们混杀在一处,看也看不清。”
“又遭了埋伏,不若及时止损,先暂时撤走。”
“于白日再与徐州人厮杀,如何?”
高览从其言,即命管统领一军断后。
自己则领剩余军士,自重围中杀出。
高览毕竟是猛将,手中巨斧,磕着就死,挨着就伤。
一路砍杀,终于冲出重围。
奈何陈到、田豫截住后路,不好回临淄。
只得往东走,先去往广城暂歇。
好在高览是主场主战,哪里都能歇养人马。
一路奔走,天已近了白日。
忽见前头有军拦路,自山坳处截住去路。
高览乃领军在前,抬头去看,山上果然有一员白袍将军。
高览知他必不是袁军阵营的,乃往土山上断声一喝:
“呔!土山上的孤客穷将,擅敢截吾归路耶?”
“可速速报上名来!”
那员将领见着高览,亦觉意外,乃将手中银枪一招。
山上顿时现出无数人马来。
“不好,难道又有埋伏?”
高览见状大惊,如何也想不通其中关节来。
李翊能料算到自己要追击,难不成连自己要逃往何方都能料算到?
在这里提前设下埋伏?
那员白袍将军把长枪对着高览一抖,道:
“汝小将,可先通上名来!”
“吾乃大将军袁公帐前先锋将军高览,小将可留名!”
“吾乃常山赵子龙,在此恭候多时了。”
原来,赵云自领了任务,先接领班百姓往南方去。
半路上正撞着昌豨的后援人马,赵云乃将百姓尽数托付给了昌豨。
也不将他们尽数迁入徐州,自留在齐国南部境内,此地俱为泰山兵所掌控。
严格意义上讲,齐国南部、北海国南部俱属于徐州势力范围。
或者说俱属于臧霸为首的泰山帮势力范围,早在刘备收复他们之前,他们这里就已经有很强的影响力了。
只是古代行政效率低,人口稀疏,很难明确的去划分势力单位。
不过泰山帮在琅琊、及琅琊以北深耕多年,安置个十来万百姓是绰绰有余的。
赵云心里念着先生在前方断后,便欲领兵回去。
诸泰山将劝说道,“此战已过去许久,将军纵此时赶回也于事无补,恐已分出胜负。”
“不若先留一军,自稷山以东设伏,专候高览人马。”
这一个前提是,赵云等人必须笃定李翊能够打赢高览军。
赵云暗想,我徐州军兵锐,先生用兵如神,三将军也是万人之敌。
更别提还有国让、叔至等勇猛之将。
纵然人少,料高览也未必能敌。
只是想要生擒他却难了。
乃领军往稷山以东设下伏兵,静候高览前来。
赵云也并无十全把握,高览会往这边走。
若是先生没能提前截断高览归路,使他回了临淄。
那赵云也无可奈何,等不到,便只能回去与先生的军马会合一处。
不想这般巧,竟真的就在这里撞着了高览。
“小将,下来一斗吧!”
高览在山下挑衅,让赵云下来跟自己单挑。
心中却在暗想,今我明彼暗,山中有伏兵多少还不知。
若是冒然杀上山区,只恐有诈,还是诱他下来为好。
而赵云经过这些年的磨炼,早已不是只呈一时血勇之辈了。
不论是先生,还是主公刘备,都经常教导他。
打仗不是凭谁武力值高。
昔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其勇力千古无二。
可仍败于高祖之手。
打仗是要讲究策略的,即天时地利人和。
今赵云领军埋伏在山上,已经占了地利。
这个地形对他有利,我在上,敌在下。
居高临下岂不占便宜?
纵是博德之门里,那也是站在高处有优势。
“兀那贼将,登山领死!”
高览摇了摇头,他久经沙场,深谙兵法,岂会轻易被赵云所诱?
“小将可下山受死,俺在此处等着你!”
袁兵也在山下高呼起哄,让赵云下山来战。
一个不肯冲山,一个不肯下山,两边就这么耗着。
赵云暗想,我军在山上以逸待劳,倒不怕他。
这高览刚吃了一场败仗,急需休整,岂能久持?
若我执意不下山,彼必先退,若退必遇先生。
不论哪种路线,都对我有利,何必急着下山?
故更不将高览的喊话放在眼里。
高览也逐渐意识到,这般相持不是办法,若是李翊带兵追来,前后被包了饺子。
自己纵有勇力,也万难逃脱。
“汝等道这赵云本领如何?”
高览问众将道。
或有人答:
“其早年在公孙瓒麾下,统领白马义从,勇不可当。”
“昔日界桥上的少年英雄,正是此人。”
高览眯起眼眸,暗想赵云当年能与文丑战平,而自己武艺并不输文丑。
料他不能全面压制自己。
总之,断不能这般继续相持。
念及此,乃将巨斧依照,趁势冲上山区,高喊一声:
“小将照打!”
赵云挺枪迎战,二马相交,战不数合。
赵云佯败而走,袁军士气大振,一股脑地往山上冲去。
待尽入山上时,才有人想起来提醒高览道:
“将军且住!”
“赵云诱敌,恐有埋伏。”
高览一愣,暗骂你不早说。
咱们都已经全部冲上山来了,现在说有埋伏有个屁用?
念及此,高览也只能佯作镇定,脸上浮现几抹傲色,对众人说道:
“敌军不过如此而已,虽十面埋伏,亦不足惧!”
然这只是高览的鼓舞士气之言,他知道若真有埋伏,现在跑肯定是来不及的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带军冲上山头,砍了赵云脑袋。
那么此战就宣告结束了。
于是,乃率军全力杀出,直往山顶冲刺。
未行几步路,忽听得一声号响。
赵云亲自引军杀回,接应交战。
高览只得硬着头皮,战上赵云。
“手下败将,既然败来,怎敢复回?”
赵云冷声笑道:
“汝中我之计,尚不自知也。”
言讫,四面喊杀大起,冲出来无数人马。
高览大惊,暗道果然是诱敌之计,山上埋伏不少。
见此,只得奋起精神,拼死力战。
两军混战,袁兵被打得措手不及。
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回轮到高览且战且走,一路败逃了。
那边赵云胯下白马脚力快,追着高览不放。
高览见他来势凶猛,知道不能硬拼,连忙把马头转圈。
铆足了劲,照着追来的赵云便是一斧头。
不想赵云身手快,侧马躲过。
高览这一斧直接劈了个空,因用力过猛,斧势刹不住。
正好对着树桩来上那么一下,“喀嚓”一斧,竟嵌在了木桩里。
说时迟,那时快。
赵云把准战机,趁着高览斧头拔不出来之际,挺枪便刺。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银枪往斧额上一磕,“当”一声巨响,斧头“噶”得被弹飞。
由于高览正使劲儿,这一斧子被弹开,反倒将虎口震得发麻。
正是吃痛处,那赵云毫不留情,将枪杆子一甩。
照面给了高览一柳。
“啊!!!”
高览吃痛大叫,鼻血喷溅。
坠下马来,左右士卒将扯锁上前将之绑缚了。
“抓住了!抓住了!”
“使劲儿!使劲儿!别让他跑了。”
“此贼力大的很,千万小心。”
越来越多的人冲上来,将高览按住。
高览两臂纵有千斤之力,此刻却也如笼中之鸟,网中之鱼,再难逃脱。
“恭喜赵将军,此战竟活捉了高览!”
“等回去后,大都督一定会重加赏赐!”
赵云亦觉欣喜,自投奔刘将军以来,这还是他真正意义上,独自领兵。
尽管躬听了这许多年的明诲,但理论终是比不得实践。
真正上手实操时,仍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错。
“好好好,高览首级金贵的很,可别弄丢了!”
赵云喜出望外,即命人将高览收押了,严加看管。
自领大军往西走,与李翊军会合一处。
见着李翊后,备言其事。
诸将闻说高览被擒,无不欣喜异常。
因为他们原本只是在迁民,即便想过袁军会来追赶,但至多想着的,也仅是将他们击退。
哪里想过还能生擒袁军主将呢?
但战场形势,就是这么瞬息万变。
不确定的事情太多了。
诸将纷纷起身,向李翊道喜。
李翊拱手还礼:
“若无诸公用命,忘身死战。”
“纵李某算无遗策,也不能将高览生擒。”
“该是李某谢过诸位才是。”
的确,能够生擒住高览,确实是在李翊意料之外的。
不过,比起高览,更令李翊感到欣喜的是赵云的成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