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又从一名亲随手里要来铁环,铁环安装在弩头上,安装好以后,孙策再次仔细检查复合弩的每一个零件,确定万无一失后,孙策又要来一根弩箭。
左脚踏着铁环,右手拉住机括,用力向身体内测一拉,弩弦就位,一根钩子卡住了弩弦。
孙策立刻把弩箭安装完毕后,向着黄炳一招手,黄炳亲自提着一个箭靶去了百步远的地方,那里,已经快走出木匠坊了。
有士兵把守坊门,不允许有人进入。
黄炳立好箭靶,自己也匆匆退去很远,深怕这一弩射偏,再把自己射死,那可就亏大了。
孙策熟练的提起弩,右手勾着机括,左手托着弩身,瞄准靶心。
“咔”一声。
浓厚的“嗡”声绕耳。
弩箭嗖的窜了出去,眨眼间,弩箭已经钉在了靶心。
然而,这把弩的威力虽大,却比不得后世孙策常玩的那把弩,虽然只是手弩,劲道却远胜这把弩。
当然,后世的弩都是复合材料制成,生牛筋根本没办法比。
众人先是目瞪口呆,随后鼓掌叫好。
孙策满意的点点头,把弩递给老梁:“上色,我们军中的弩,全部上黑色。”
“这把弩我要了,留给我吧。”孙策吩咐一声,带着众人向木匠坊外走去,虽然孙策没有明着说,但是老梁很清楚,孙策已经允许大规模打造复合弩了。
这些复合弩,威力当真惊人。
之后的日子,随着军工坊运作,铁匠坊,木匠坊给襄城百姓带来了不少营生,有些零部件工坊里做不过来,就会外包给百姓去做。
还有布甲,铁匠坊不过是打造外面需要的铁片和护心甲,至于衣甲和镶嵌铁片,那就需要另外雇一批人了。
孙策直接下令,招募女工手艺好的妇人,制作衣甲。
另一方面,孙策吩咐宋谦准备五坛好酒,韩聪带着人去山中抓点野味,郭嘉亲自安排布置府衙,黄炳带人亲自下帖,孙策决定,该会一会城中几个大家族了。
兵工坊虽然已经运转,但是州府拨下的钱款,已经用去了大半,虽然兵器打造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可长此以往下去,襄城县衙必然不堪重负,孙策麾下还有四千多人需要养活,这种时候,他们大家世族也该出一份力了。
当然,更多的,是平衡。
孙策需要平衡这几股势力,有的需要拉拢,有的就需要打压,到最后,孙策究竟会和谁走的近,谁走得远,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
“三天后,就把日子定在三天后吧。”孙策看着黄炳,吩咐道。
黄炳应一声诺,匆匆退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孙策和郭嘉,郭嘉正在整理一些账本,这些账本,是近日来的财政支出,府库交接账簿。
铁匠坊因为人手多,大批量打造兵器,再有宋谦从汝南采买回来的优质铁矿,进度很快,如今汉刀,枪头都已经囤积了不少。
一个半月的期限,应该可以完成。
木匠坊毕竟是个精细活,这东西,即便招揽更多的劳力,也没办法加快进度,很多精细的部件,只能是那些匠人亲自打磨。
枪杆和戟杆是最好做的,这件事,蒙彪一口就应下了,绝对会在一个半月内把枪杆和戟杆就位。
孙策知道,郭嘉对大批量使用长枪还是存在疑虑。
戈一般是军队里使用最多的,刺,挑,砸,拉都可以给敌人造成伤害,戟也非常常见,可大批量使用长枪,这不现实。
更重要一点,枪兵的防御力非常弱,一旦敌人抵近战斗,枪杆过长会给敌人可乘之机,一刀毙命,枪兵都未必能够回过神来。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近战兵种与枪兵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厮杀效果。
而孙策只有四千的编制,一千弩兵刨除在外,怕是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和枪兵打配合了。
然而,孙策并非想要大规模配备枪兵,枪兵有五百人足够战场上使用了,更多的,还是要骑兵,刀兵和戟兵。
那么这么多长枪,究竟用在何处,孙策若不说明白,怕是郭嘉仍旧会继续纠结下去。
可该如何说呢?
孙策想了好几次,也犹豫了好几次,最终,还是选择保持沉默。
曹操如今已经入主东郡,按照历史的进程,明年兖州大战就要爆发,孙策想要再兖州之战里谋取最大的利益。
在曹操击败黄巾军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帮助曹操入主兖州,可以获得大量的俘虏。
历史上,曹操究竟是如何武装青州兵的,孙策不知道,但是孙策明白一点,短期内,曹操想让青州兵装备精良,就需要大量采购兵器。
孙策,只要抓住这次机会,自己屯积的兵器军甲,便会换来一个大价钱,还可以从曹操那里换取青州兖州一带的战马,这笔买卖,绝对合适。
可惜……
孙策永远不能告诉任何人,自己知道历史,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这件事,还是埋在心里最好,至于郭嘉,让他继续纠结去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