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连日再战
“一汉能抵十胡?”
天子行营,刘协凝声发问。
他是很想去亲自检验首级的,可伏完劝说的很有道理。
堂堂天子,就该与军卒小民保持距离,这样才能维持威仪。
否则若是过于亲近,天子威仪不存,小民军卒自然敢犯上作乱。
“诚如陛下所言,昨日前后两战,赵侍中盈获十倍。”
毌丘毅高声回答,十比一的战损比,已经值得每一个河东人与匈奴拼命。
哪怕五比一,河东人也能接受。
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河东人饱受匈奴南迁之苦;匈奴人也被汾水以南各县抵挡,双方摩擦不断,都想着弄死对方。
毌丘毅参加过这一战,知道是大胜,但具体斩获、折损多少,他也不清楚。
今日一早,他就将羽林骑士带回天子行营,算是脱离了赵基的指挥。
刘协收敛喜色,一笔账很快也就算明白了。
河东除掉各处必要的守军,驱逐并吃掉一些匈奴人,河东机动兵力应该在一万五左右。
打通太原通道,以太原的富庶,又是万余青壮力量。
合这二郡之力,驱逐西河郡的匈奴、羌胡,仅仅是这三郡,就能得到三万步骑精锐。
不管是返身回长安诛讨李傕郭汜,还是拱卫朝廷返回雒阳,都能让朝廷恢复威仪。
总的来说,还是雒阳更好一些。
有这么强的军队,再加上张杨、张绣的军队,外围还有刘表、刘备、吕布的声援,想来能压住袁绍、曹操组成的大河联盟。
刘协心情大好,就笑问伏完:“赵卿可有什么需求?”
“赵侍中公忠体国,并无请封表官之事。”
伏完拱手回答,换李郭或者白波诸将,肯定又是上一串请封名单。
赵基本身就没索要过官职,伏完也不好乱说。
检首时起冲突这种事情,就没必要给皇帝说。
说了也没什么意义,现在军队指挥还离不开赵基。
赵彦终究六十五岁了,又能活几天?
伏完反而没有那么急,他都同意把女儿嫁给赵基了,检首之际他代表朝廷,赵基实在是太不给他面子了。
哪怕很清楚赵基指挥军队,需要维持独特刚强的形象。
可伏完这一趟外出,依旧憋了一肚子火气。
天子为证,这婚事难道还是假的不成?
当初赵基南下征讨白波诸将时,可送了赵彦三十几匹马;而现在缴获颇丰,竟不肯私下送几匹马给自己。
他吃喝出行用的都是公家的,难道他仪同三司、开府的辅国将军不其侯伏完还缺几匹马?
这哪能算是索贿?
真不缺的,缺的只是赵基的一个态度!
赵基这样无礼,伏完怎么可能高兴?
就算赵基不懂事,难道赵蕤不懂事?
伏完暗暗生气,眉目沉肃。
紧接着杨众、司马防等人都为赵基说好话,反倒是同乡的裴茂,联宗的赵蕤不好开口。
总的来说,军事取胜,公卿百官们心中高悬的那颗巨石也算是落地了。
朝廷东迁以来,连续的军事失败给了朝廷上下沉重的信心打击。
哪怕落脚于河东,也很难挺直腰杆做人。
而现在,他们真正的自信开始恢复。
就在众人夸赞赵基之际,一名羽林中郎快步到帐外:“报!北面军情!”
帐内关键几个人目光落在毌丘毅脸上,毌丘毅对刘协拱手长拜,后退几步到帐外,询问:“何事?”
“东部匈奴在陉城南七八里处采伐树木,赵侍中督率步骑北上,约有千骑,步兵五千!”
这羽林中郎气喘吁吁,这都是羽林骑士自己侦查的。
赵基根本没有派人通报这些军事行动……每一个骑士都是宝贵的,没必要这样浪费。
有效信息在小范围流传,这在赵基看来是一件好事。
否则派人通报军事行动,最开始是通报,行营这些人会籍此进行协商,甚至将通报理解为请示。
如果不是需要天子旌节激励士气,赵基都想把这伙人滞留到隘口以南,或者塞到易守难攻的柏壁。
现在留在身边,看重的就是那杆天子旌节。
羽林中郎的声音很大,帐内百官哗然。
刘协察觉伏完看自己,立刻会意去看裴茂:“裴卿,仓促决战,这是否有些急躁?”
裴茂拱手:“陛下稍安,容臣去探查一二。”
顿了顿,裴茂又说:“以臣对赵侍中的了解,今浪战优势极大,他不会轻易纠合各军与匈奴决战。”
能一刀刀切肉,又何必冒险决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