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历,如同涓涓细流,慢慢汇聚,让王伦对于“百姓”二字有了全新且清晰的认识。
百姓,不再仅仅是书本上那两个空洞无力的汉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承载着沉甸甸的命运,每一个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都需要被呵护,更需要被教育!
在夷州岛,王伦面临的挑战数不胜数。
与土着的对抗,紧张而激烈,文化的差异、资源的争夺,每一次冲突都如同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会断裂;和台风的对抗,那是与大自然的凶猛力量较量,狂风呼啸,暴雨倾盆,每一次台风来袭,都像是一场生死考验,房屋被吹倒,庄稼被淹没,可他们从未放弃;和瘴气的对抗,在那弥漫着危险气息的山林间,瘴气如同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众人的生命;以及和那些救回来的顽固书生的对抗,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分歧,每一次争论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然而,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当喧嚣退去,疲惫袭来,王伦总会借着微弱的灯火,细细研读姜齐所写的那些文字。
那些文字,如同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他对世界、对人生、对理想全新理解的大门,让他在这艰难困苦的夷州岛之行中,不断成长,不断蜕变。
梁山众人围聚在王伦身旁,一个个都听得入了神。
王伦讲述着夷州岛的那些事儿,语气里既有历经艰难的感慨,又带着几分自豪。
他讲着在岛上开荒时,面对坚硬土地,大家如何齐心协力,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垦;说起行船捕鱼,遭遇狂风巨浪,却仍不放弃,最终满载而归的惊险;还有与土着从最初的冲突,到后来相互理解、和平共处的曲折过程。
众人听着,想着其中情形,心中对王伦的敬佩之情也在悄然生长。
像是金大坚和萧让这些书生,都在暗自思忖,若换做自己,能否像王伦这般,在那陌生又艰苦的夷州岛,带领众人披荆斩棘,从无到有地建设家园?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这一趟夷州岛之行,要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突发状况,其艰难程度远超想象。
姜齐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敬重之色。
待王伦稍作停顿,姜齐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对着王伦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口中说道:“王孔目此行,劳苦功高!”
在姜齐原本的计划中,王伦此次夷州岛之行,只是对王伦这个人的打磨,好对之后军中开始思想教导打一个基础,不过王伦倒是给了他一个惊喜,不仅实实在在的为梁山开拓了新的视野,更是带回了宝贵的经验,对于之后打下登州如何治理,提供了不少的样本!
只是,如此一来,再让王伦去做军中辅导员,就有些浪费,而且也不合适!
就在姜齐考虑该如何安置王伦时,王伦却道:“郎君,不知以后夷州岛如何发展?谁人去夷北县坐镇?”
本章已完 m.3qdu.com